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旅遊 美食 作者
查看: 659|回復: 0

曹公圳-曹謹

 火... [複製鏈接]

35

主題

3

回帖

193

積分

版主

積分
193
發表於 2023-6-27 12:02:59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

曹謹,原名瑾,字懷璞,後改為謹,字懷樸,號定庵,河南省懷慶府河內縣(今沁陽市)人,生於清朝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農曆九月二十六日,卒於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農曆潤四月十八日,享年六十三歲。歷任直隸、福建、臺灣等地知縣,是清朝一位愛民如己的賢吏,也是一位水利工程專家。

道光十四年,台灣府知府,熊一本,比曹謹早三年到台灣任職,對整飭治安,增加農作生產有深入的研究。他知道台灣土地肥沃,只要風調雨順,稻作有收成,戶戶蓋倉儲糧,不虞糧食匱乏。唯一遺憾的是:這些農民只知道依照季節種稻,卻除了少數靠近埤塘的的稻田不怕缺水灌溉外,大多數是看天田。春耕看老天爺下點雨,迅速插秧搶種,萬一生長期間不下雨,稻子就枯槁,收成也就沒指望啦。熊一本曾一而再,再而三的勸導農民鑿陂塘、修水圳,以利農耕,但是所有的農民狃於積習,聽不進熊一本知府的諄諄勸導。道光十六年,果真久旱不雨,收成欠佳,廣大的嘉南平原一百餘華里受災,因此盜賊猖獗,民不聊生。因此,當曹謹西元1837年被派往台灣,擔任鳳山縣知縣晉見他時,他特別對曹謹強調:「弭盜莫如足食,足食莫如興水利」,曹謹點頭默許。

曹謹
曹謹巡視曹公圳 來源:台灣水利鼻祖—曹謹
到任之初曹謹便四處訪察民情,結果他發現,此地雖然平原廣闊,卻沒有水利設施,難怪一遇到乾旱,就沒有收成。在該年三月時,他巡視到高雄縣九曲堂附近時,見到下淡水溪(今高屏溪)溪水充沛,認為是上天所賜,忽然靈機一動,便派人著手計畫修築灌溉農田的水圳,遊說地方仕紳捐地出錢,召集年輕壯士、巧匠掘地建埤,引水開渠,以便解決百姓乾旱飢荒的問題。

這套灌溉系統歷時兩年終於完工,全長130多公里,四年共計修築九十條圳道。台北塯公圳仿造鑿築。雖然一開始曾遭到部分鄉民反對,但圳溝鑿通之後,許多地區都得到灌溉的好處,大家便非常歡迎。不久,兵備道兼提督(台灣最高的行政長官)熊一本前來勘查,對曹謹興建水利的功勞十分讚許,於是把這一整套水圳命名為「曹公圳」,還刻碑紀念呢!幾年之後,原來的曹公圳水源已不夠灌溉,曹謹又集資開築一圳,叫做「曹公新圳」,而先前開墾的就稱為「曹公舊圳」。

昔日灌溉清代鳳山城的曹公圳現況  來源:台灣水利鼻祖—曹謹 昔日灌溉清代鳳山城的曹公圳現況
來源:台灣水利鼻祖—曹謹
鳳山市曹公路上的曹公廟,對面即為曹公國小  來源:台灣水利鼻祖—曹謹 鳳山市曹公路上的曹公廟,
對面即為曹公國小
來源:台灣水利鼻祖—曹謹
當時曹公新圳堪稱台島內最大的水利工程。灌溉遍及現在的高雄市鼓山區、三民區、左營區及楠梓區。日據時代以高雄作為南進基地,擴大建設規模,對於曹公圳 路和埤塘設施也投入相當多資本進行整建。由於曹謹在任內政績卓著,深受百姓愛戴,後來,在他被調往別處做官時,縣民還紛紛趕來為他送行,由於送行的人太多,甚至馬路都被堵塞了﹗。

曹謹已成為鳳山地區家喻戶曉的賢明知縣,鳳山市區有:「曹公廟」「曹公路」、「曹公國小」、「曹公里」、「曹公巨樹」來紀念他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註冊

×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朋友論壇

GMT+8, 2024-5-19 07:04 PM , Processed in 0.023912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